隔夜菜的隱形威脅:小心仙人掌桿菌
隔夜菜的隱形威脅:小心仙人掌桿菌
在台灣,吃隔夜菜是一種普遍的生活習慣。不管是媽媽準備的年菜、宴會後的剩菜,還是每天吃不完的白飯,大家都習慣把這些食物放進冰箱,隔天再加熱來吃。然而,這樣的習慣看似節約,但其實隱藏著不小的健康風險,特別是來自「仙人掌桿菌」的威脅。
仙人掌桿菌(Bacillus cereus)廣泛存在於土壤和灰塵中,它的名字雖然聽起來有點可愛,但實際上是造成食物中毒的重要元凶之一。這種細菌特別偏愛高澱粉質的食品,像是米飯、炒麵或馬鈴薯。如果煮好的飯菜在室溫放置超過兩小時,仙人掌桿菌便可能大量繁殖,甚至產生毒素。而最讓人頭痛的是,這些被污染的食物從外觀到味道都與正常食物無異,讓人完全無法察覺。
隔夜菜引起的仙人掌桿菌中毒,主要分為嘔吐型和腹瀉型。嘔吐型的潛伏期很短,可能吃完不到六小時就出現噁心、嘔吐等症狀,甚至伴隨頭暈或發燒。這通常和隔夜的米飯或其他澱粉類食物有關。而腹瀉型的潛伏期稍長,大約六到十五小時,會引起腹瀉、腹痛甚至腸胃痙攣,這類型常見於存放不當的肉類、乳製品或濃湯。雖然大多數中毒症狀會在一到兩天內自行緩解,但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要就醫,特別是出現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的情況時。
那麼,我們該如何避免隔夜菜成為健康的隱患?首先,飯菜煮好後應盡快吃掉,如果無法一次吃完,務必在一小時內將食物存入冰箱,並確保冷藏溫度在5℃以下。隔夜再吃時,應充分加熱,溫度保持在100℃以上,持續加熱至少5到10分鐘。對於超過兩天的飯菜,建議直接冷凍保存,減少細菌繁殖的機會。同時,食物存放時要避免交叉污染,生熟食分開放置,確保容器和用具的乾淨。
隔夜菜不是不能吃,而是要吃得更安全。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養成良好的食物保存習慣,杜絕仙人掌桿菌的侵害。健康,不僅來自每一餐的新鮮,也來自每一份存放的用心。
標籤
- 醫學
- dna
- 癌症
- 基因檢測
- 懷孕前基因檢測
- 憂鬱症
- 猝死基因
- 失智症
- 中風
- 血管硬化
- 肺腺癌
- 胰臟腫瘤
- 乳癌
- 高膽固醇血症
- 乙型地中海貧血
- 糖尿病
- 高血壓
- 生長遲滯
- 要不要作放射線治療
- 液態切片
- 新冠肺炎
- 維他命D
- 標靶治療
- 愛滋病感染
- 卵巢癌
- 不孕
- 婦科感染
- 骨質疏鬆
- 全基因檢測的細節及費用
- 情緒與基因
- 基因檢測與保險
- 肺癌
- 血栓
- 全基因精準預防醫學
- 視力異常
- 腎功能異常
- 耳垂摺痕
- 心肌梗塞
- 自律神經失調
- 兒童言語失用症
- 胰臟癌
- 子宮內膜癌
-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
- 腦性麻痺
- 聽障
- 視網膜色素病變
- 肝癌
- 大腸癌
- 分析技術
- COVID19
- 聽障基因
- 失智
- APOE基因
- 膽固醇
- 帕金森氏症
- BRCA基因
- 癌症疫苗
- 焦慮
- 憂鬱
- 情緒基因
- 多基因風險分數
- 荷爾蒙
- 多基因分析
- 多基因風險分數分析
- 成人疾病
- 全基因檢測
- 複雜疾病
- 精準預防
- 長壽基因
- 自閉症
- 過動症
- 智能不足
- 平腦症
- 單基因疾病
- 婚前基因配對
- 紅斑性狼瘡
- 恐慌症
-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
- 孕前基因檢測
- 眼睛疾病
- 視網膜疾病
- 生殖細胞癌
- 臺灣精準醫療計畫
- 精準預防醫學學會
- 攝護腺癌
- 免疫治療
- 精準預防醫學
- 多囊腎
- 重分析
- 癲癇
- 廣泛性腫瘤突變檢測
- 精準預防醫學會
- 標靶藥物
- 化療
- NOTCH3基因變異
- 化學汙染
- 沮喪
- SLC6A4基因變異
- 個性
- 慢性發炎
- 蠶豆症
- 止痛貼布
- 腎衰竭
- APOA2基因
- 先天高膽固醇血症
- 法布瑞氏症
- 心血管阻塞
- 幼年型糖尿病
- 基因變異
- 後天因素誘發
- 高尿酸血症基因變異
- 猝死症
- 心理心靈
- 免疫系統
- BRCA1基因
- 遺傳
- 身體發熱
- 反覆流產
- 自體免疫疾病
- 過敏
- IL4R
- 脊髓性小腦萎縮症
- GWAS
- PRS
- 系統醫學
- 多體學
- 人工智慧
- 量子運算
- 兒童癌症
- 標靶藥物
- 智力
- 骨軟骨瘤病症候群
-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
- EXT1基因
- PGD
- BRCA2
- 情緒壓力
- 47XYY
- 過動
- 先天型糖尿病
- 發炎
- 環境賀爾蒙
- 肌肉僵硬
- AI
- 基因資料庫
- ClinVar
- 家族憂鬱症
- SLC6A4基因
- 完整型產前全基因檢測
- 全基因定序
- 全基因外顯子定序
- WGS
- WES
- 多基因風險評分
- 輕度智能障礙
- NKX2-1基因異常
- 癌症精準預防
- 暴力傾向
- 幼年潛意識
- 基因
- 環境汙染
- 疾病
- 次世代定序
- 基因報告
- 大型語言模型
- HFE基因異常
- CSP基因異常
- 語言發展遲滯
- 染色體異常
- 神經鞘瘤
- HNF1A
- 耳垢
- 體味
- 法布瑞氏症帶因
- 性嵌合體
- 性別判定
- 陰陽人
- 鎂
- 疾病誘發
- 失智基因
- 體質
- 精準醫療
- 光敏感
- 肝毒性
- BRCA1基因異常
- 預防性卵巢切除手術
- 益生菌
- 免疫療法
- 國際醫療
- 遠端通訊
- 空汙
- 全基因拷貝數變異分析
- 抗氧化
- 口腔細菌
- 尿酸
- 壓力
- 麻醉
- 藥物基因學
- 胎死腹中
- 塑膠微粒
- 黑色素瘤
- 有機溶劑
- 皮贅
- 皮膚肉芽
- 巴金森氏症
- 腸內菌
- 人類偏肺病毒
- 基因體
- 凝血基因
- 高敏感個性
- ALDH2
- 肝癌基因
- 健康
- 音樂
- 漸凍人
- 火災煙霧
- 諾羅病毒
- 慢性腎臟病
- 高尿酸基因
- 仙人掌桿菌
- 食物中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