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造成的巴金森氏症風險與腸內菌
基因造成的巴金森氏症風險與腸內菌
每次我提到“長期便秘的人較容易罹患巴金森氏症”時,大多數人都會露出疑惑的表情,甚至開玩笑地說:「難道是嗯嗯時太用力了嗎?」然而,這背後的真相遠比大家想的複雜。
「基因上具有巴金森氏症傾向的人,再加上後天不良因素的影響,例如長期的腸道健康問題,可能會誘發巴金森氏症的發生」。便秘在許多人眼中或許只是生活中的小問題,但其實,長期便秘可能暗藏更深的健康風險,甚至與巴金森氏症密切相關。
作為一名基因醫師,我經常在解釋全基因檢測結果時,談到巴金森氏症的基因風險、腸道健康以及生活習慣之間的緊密聯繫。了解這些關係,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早發現健康隱患,還能提供預防疾病的關鍵方向。便秘不僅是腸道問題,更可能是一個需要警惕的健康信號。
腸內菌不良與巴金森氏症風險
便秘與巴金森氏症的關聯可能不僅僅是疾病的徵兆,也可能是原因之一。如果腸內菌群失衡,益菌減少、壞菌比例上升,不僅會影響腸胃蠕動功能,導致便秘,還可能增加巴金森氏症的風險。
腸道屏障功能破壞的連鎖效應
當腸道屏障受損時,壞菌代謝產物及發炎因子會進入血液,甚至跨過血腦屏障影響大腦。這些因子可能促使大腦黑質中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累積核突觸蛋白(α-synuclein),最終損害神經系統。這些沉積蛋白正是巴金森氏症的主要病因之一,而腸道菌相失衡被認為是其重要誘因。
雙向關係:便秘與巴金森氏症
腸道菌群的變化不僅可能誘發巴金森氏症,還會因發炎激素上升破壞腸道神經叢,導致腸胃蠕動減弱,引起便秘。這種便秘既是結果,也是進一步惡化腸道與大腦健康的因子,形成惡性循環。
基因風險並非命運
在為患者進行全基因檢測時,我會利用多基因風險評分(Polygenic Risk Score, PRS)來評估某些疾病的基因風險,包括巴金森氏症。每當檢測顯示基因風險較高時,我通常會進一步詢問患者是否有便秘的情況,因為這可能是腸道健康異常的早期信號。
然而,我總會特別強調,基因風險並不等於命運。分數較高只是表明具有更高的基因傾向,而不代表一定會罹患該疾病。如果腸道健康得不到維護,或者生活習慣不佳(如飲食不均衡、壓力過大),便秘的情況可能加劇,而與疾病相關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。因此,基因風險應該被看作提醒我們採取預防措施的一個重要信號。
如果大家有長期便秘,該怎麼辦?
無論基因風險如何,便秘都應該被重視,以下是一些建議:
- 透過飲食改善腸道健康, 增加高纖維的食物,如全穀類、蔬菜和水果。每天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取。
- 調整腸道菌群 : 試試益生菌或發酵食品(例如優酪乳、泡菜),促進腸道益菌增生。少高糖、高脂肪的飲食,避免壞菌過度生長。
- 保持規律運動 : 適度運動能促進腸道蠕動,還對神經健康有保護作用。
- 早期篩查與追蹤 : 如果基因檢測顯示風險分數較高,且有長期便秘或其他症狀(如嗅覺變差、睡眠異常),建議早日諮詢專業醫師。全基因檢測和多基因風險評分是了解自己健康風險的有效工具。
- 壓力管理 : 慢性壓力會進一步影響腸道菌群和神經系統健康,學習放鬆技巧非常重要。
基因檢測給大家的啟示
透過基因檢測和風險評估,大家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健康風險,進而採取適合自己的預防措施。有基因高風險但目前沒有症狀的人,應該更加注意腸道健康與生活方式的調整。同樣地,如果便秘出現在基因風險高的人身上,應該被看作需要積極應對的健康警訊。
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同時導致便秘和增加巴金森氏症風險,兩者間存在複雜的雙向關係。透過基因檢測、腸道調整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,大家可以更早發現問題,採取行動,避免可能的疾病風險。基因不是命運,而是一個指引方向的工具。
標籤
- 醫學
- dna
- 癌症
- 基因檢測
- 懷孕前基因檢測
- 憂鬱症
- 猝死基因
- 失智症
- 中風
- 血管硬化
- 肺腺癌
- 胰臟腫瘤
- 乳癌
- 高膽固醇血症
- 乙型地中海貧血
- 糖尿病
- 高血壓
- 生長遲滯
- 要不要作放射線治療
- 液態切片
- 新冠肺炎
- 維他命D
- 標靶治療
- 愛滋病感染
- 卵巢癌
- 不孕
- 婦科感染
- 骨質疏鬆
- 全基因檢測的細節及費用
- 情緒與基因
- 基因檢測與保險
- 肺癌
- 血栓
- 全基因精準預防醫學
- 視力異常
- 腎功能異常
- 耳垂摺痕
- 心肌梗塞
- 自律神經失調
- 兒童言語失用症
- 胰臟癌
- 子宮內膜癌
-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
- 腦性麻痺
- 聽障
- 視網膜色素病變
- 肝癌
- 大腸癌
- 分析技術
- COVID19
- 聽障基因
- 失智
- APOE基因
- 膽固醇
- 帕金森氏症
- BRCA基因
- 癌症疫苗
- 焦慮
- 憂鬱
- 情緒基因
- 多基因風險分數
- 荷爾蒙
- 多基因分析
- 多基因風險分數分析
- 成人疾病
- 全基因檢測
- 複雜疾病
- 精準預防
- 長壽基因
- 自閉症
- 過動症
- 智能不足
- 平腦症
- 單基因疾病
- 婚前基因配對
- 紅斑性狼瘡
- 恐慌症
-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
- 孕前基因檢測
- 眼睛疾病
- 視網膜疾病
- 生殖細胞癌
- 臺灣精準醫療計畫
- 精準預防醫學學會
- 攝護腺癌
- 免疫治療
- 精準預防醫學
- 多囊腎
- 重分析
- 癲癇
- 廣泛性腫瘤突變檢測
- 精準預防醫學會
- 標靶藥物
- 化療
- NOTCH3基因變異
- 化學汙染
- 沮喪
- SLC6A4基因變異
- 個性
- 慢性發炎
- 蠶豆症
- 止痛貼布
- 腎衰竭
- APOA2基因
- 先天高膽固醇血症
- 法布瑞氏症
- 心血管阻塞
- 幼年型糖尿病
- 基因變異
- 後天因素誘發
- 高尿酸血症基因變異
- 猝死症
- 心理心靈
- 免疫系統
- BRCA1基因
- 遺傳
- 身體發熱
- 反覆流產
- 自體免疫疾病
- 過敏
- IL4R
- 脊髓性小腦萎縮症
- GWAS
- PRS
- 系統醫學
- 多體學
- 人工智慧
- 量子運算
- 兒童癌症
- 標靶藥物
- 智力
- 骨軟骨瘤病症候群
-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
- EXT1基因
- PGD
- BRCA2
- 情緒壓力
- 47XYY
- 過動
- 先天型糖尿病
- 發炎
- 環境賀爾蒙
- 肌肉僵硬
- AI
- 基因資料庫
- ClinVar
- 家族憂鬱症
- SLC6A4基因
- 完整型產前全基因檢測
- 全基因定序
- 全基因外顯子定序
- WGS
- WES
- 多基因風險評分
- 輕度智能障礙
- NKX2-1基因異常
- 癌症精準預防
- 暴力傾向
- 幼年潛意識
- 基因
- 環境汙染
- 疾病
- 次世代定序
- 基因報告
- 大型語言模型
- HFE基因異常
- CSP基因異常
- 語言發展遲滯
- 染色體異常
- 神經鞘瘤
- HNF1A
- 耳垢
- 體味
- 法布瑞氏症帶因
- 性嵌合體
- 性別判定
- 陰陽人
- 鎂
- 疾病誘發
- 失智基因
- 體質
- 精準醫療
- 光敏感
- 肝毒性
- BRCA1基因異常
- 預防性卵巢切除手術
- 益生菌
- 免疫療法
- 國際醫療
- 遠端通訊
- 空汙
- 全基因拷貝數變異分析
- 抗氧化
- 口腔細菌
- 尿酸
- 壓力
- 麻醉
- 藥物基因學
- 胎死腹中
- 塑膠微粒
- 黑色素瘤
- 有機溶劑
- 皮贅
- 皮膚肉芽
- 巴金森氏症
- 腸內菌
- 人類偏肺病毒
- 基因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