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護台灣人的過勞腎、過勞心——「把糖尿掉」的藥

保護台灣人的過勞腎、過勞心——「把糖尿掉」的藥

保護台灣人的過勞腎、過勞心——「把糖尿掉」的藥

保護台灣人的過勞腎、過勞心——「把糖尿掉」的藥

 

「一杯含糖飲料下肚,腎臟、心臟在哭泣」

手上拿著一杯冰涼的含糖飲料,喝下去的瞬間,全身振奮順暢,心情變得輕快。可是,這時候我們的腎臟和心臟卻開始叫苦,因為這杯飲料,對它們來說,是沉重的負擔。

這樣的場景,是許多台灣人每天的日常。含糖飲料、重口味、熬夜、壓力大,這些生活習慣,一點一滴壓垮我們的腎臟和心臟。難怪台灣成了「洗腎王國」,但是,現在有一個轉機。

一種原本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藥,接連有大型的研究證實,不只能降血糖,還能減輕腎臟、心臟的負擔,甚至有保護作用。衛生單位也注意到了,健保最近將擴大給付,連非糖尿病的腎病患者也能申請。對許多病友來說,這不只是省下藥費,更是一根拖住腎病惡化、延後洗腎的救命繩。

 

為何「把糖尿掉」對腎臟有益 ?
這類藥物叫做「SGLT2抑制劑」,它最特別的地方,就是會讓尿液多排出糖分。

很多人一聽到「尿糖」,直覺就是血糖過高、糖尿病控制不好才會發生的事。但SGLT2抑制劑不一樣,它是「主動」讓糖分排出去,目的是幫腎臟減輕負擔。

我們每天吃的東西,經過腎臟過濾,該排掉的排掉,但糖和鈉這些東西,腎臟會透過一個叫SGLT2的「幫浦」吸收回身體。這類藥物就是把這個幫浦關掉,讓糖和鈉不要回來,直接尿掉。

一開始,這個設計是為了降血糖,沒想到竟然還意外發現,這對腎臟和心臟也有幫助。

 

讓腎臟喘口氣,心臟也一起輕鬆
醫師們這幾年慢慢發現,這類藥物其實是在幫腎臟、心臟減壓:腎臟不再過勞,腎絲球終於可以休息

慢性腎病患者的腎臟,長期都在「超時加班」。腎絲球就像一張細密的濾網,不停過濾血液。但如果水壓一直開很大,這張濾網總有一天會破損。
SGLT2抑制劑幫腎臟減輕回收糖分和鈉的負擔,還順帶降低腎絲球內的壓力,就像把水龍頭轉小一點,腎臟不用再拼命硬撐。

 

多餘的水分排掉,血壓降下來,心臟也輕鬆了
糖分和鈉一起排掉,水分也會帶出去。身體水腫少了,血壓降下來,心臟也不用再拚命載水跑。

很多腎病患者合併高血壓、水腫、心臟衰竭,一路惡性循環。而這類藥物,像是在腎臟和心臟之間裝了洩洪閘門,把過多的水和壓力排掉。

 

改善腎臟發炎,延緩纖維化,讓惡化的速度慢下來
腎病最怕的,就是腎臟發炎,最後變成纖維化,腎功能一去不回頭。醫師發現,這類藥物還可能改善腎臟的「微環境」,減少發炎反應,減慢纖維化的速度。

 

國際研究證實:藥停了,保護力還在
這藥真的這麼好嗎?醫界也想知道:「如果吃一陣子,後來停藥了,還有用嗎?」

答案在去年底揭曉。

2024年權威醫學期刊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(NEJM)公布了國際大型EMPA-KIDNEY研究。研究找了6609名慢性腎病患者,不論有沒有糖尿病,每天吃SGLT2抑制劑或安慰劑,追蹤兩年。停藥後,又追蹤了兩年。

結果讓大家驚訝:曾經吃過藥的人,即使停藥,腎臟惡化到洗腎,或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,還是比沒吃過的人低。
這藥就像在腎臟和心臟裝了一層「保護膜」,藥停了,但這層膜還在。

 

健保將擴大給付
這藥之前雖然好,但因自費讓很多病友吃不起。而且以前非糖尿病患者,根本不能申請健保。

今年3月,健保署終於開放,只要腎功能eGFR在25到60之間,或尿蛋白/肌酐比UACR在200到5000之間,參加早期腎病照護計畫,就可以申請SGLT2抑制劑。估計全台約二十萬名慢性腎病患者受惠。這代表大家能更早用藥,不用等到腎臟爛得差不多才救火。

 

藥物幫忙,生活還是關鍵
藥物再好,也不能當萬靈丹。我還是會叮嚀:

水分要補充得夠
飲食要清淡,鹽不要吃太多,別讓血壓飆高;
蛋白質要適量,吃太多腎臟會累,不吃又怕營養不良。

藥是幫手,但真正能讓腎臟穩下來,還是生活習慣。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