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他命B12本身不致癌,但當血中B12濃度異常升高時,確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重大警訊

維他命B12本身不致癌,但當血中B12濃度異常升高時,確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重大警訊

維他命B12本身不致癌,但當血中B12濃度異常升高時,確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重大警訊

維他命B12本身不致癌,但當血中B12濃度異常升高時,確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重大警訊

最近,「維他命B12可能會致癌」的新聞引起討論,讓不少人悄悄的將綜合維他命收進櫃子裡。這個話題掀起熱議,不只是因為B12長期被視為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營養素,更因為它的形象從「補血顧神經」瞬間變成「致癌嫌疑犯」,讓許多人開始不安。

但真相真的這麼可怕嗎?我直接搜尋數百篇文獻。發表在2024年期刊Cancer Invest的文獻已經幫忙釐清了 : B12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,但當血中B12濃度異常升高時,確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。

這是一個顛覆傳統營養觀念的發現,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:B12到底應該怎麼補?過高是否真的會有風險?我們該如何從基因、代謝、個人化醫療的角度來解讀這個現象?

 

驗血B12超標,真的代表營養滿分?還是健康拉警報?

不少人做健康檢查時,發現自己的B12濃度遠超標準範圍,直覺以為「營養吸收特別好」,甚至開心地認為自己不用擔心貧血或神經退化問題。但事實是,當B12濃度超過1000 pg/mL,卻沒有服用補充劑或特殊飲食因素時,癌症風險可能比一般人高出2到6倍!

研究顯示,異常高B12與肺癌、胰臟癌、肝癌、骨髓類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風險高度相關。這些癌症患者在確診前,往往就已經出現B12異常升高的情況,這讓醫學界開始懷疑,這是否是某些癌細胞代謝變化的結果。有些腫瘤可能影響B12的運輸與儲存,使得血液中的B12飆升,但實際上細胞利用B12的能力可能已經異常,這時候,我們該擔心的不是「B12是不是吃太多」,而是「身體是不是有隱藏的健康問題」。

但這是不是就代表「B12會致癌」呢?答案並沒有這麼絕對。我們現在知道的是,B12的升高可能與癌症的發展有關,但它可能只是個「副產品」,而不是癌細胞增生的「推手」。 換句話說,當我們發現B12過高,不是要急著恐慌,而是應該去找出真正的原因。

特別是癌症高風險族群,像是家族有癌症病史,或是本身有慢性發炎、肝腎功能異常的人,如果沒有補充B12,卻驗出B12過高,就更應該進一步檢查,而不是覺得「好像沒事」。

 

補B12真的會讓癌症找上門?還是醫界誤會?

新聞一出,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:「那以後是不是不能補B12了?」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過度解讀。事實上,B12並沒有「致癌性」,但它在身體裡的變化,可能和癌細胞的活動有關,這是兩回事。

舉個例子,在某些研究中,乳癌患者的B12血中濃度反而較低,甚至呈現負相關,代表B12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對細胞健康是有幫助的。但在其他類型的癌症,例如血液腫瘤,B12升高的情況卻很常見。因此,我們不能簡單地說「B12高就一定不好」,而是要看個人基因、代謝能力,以及其他健康指標,來綜合評估B12的角色。

 

從基因的角度看B12的真正需求

這幾年,「個人化營養學」成為趨勢,因為我們開始發現,每個人的基因不同,對B12的代謝能力也不一樣。有些人即使飲食正常,B12還是偏低,而有些人只吃一點點B12,血中濃度卻飆升,這其實跟基因變異有關。

MTHFR基因影響葉酸與B12的代謝,如果這個基因有變異,B12的利用率可能變差,進而影響DNA修復與細胞代謝,甚至可能增加癌症風險。TCN2基因決定B12的運輸蛋白,變異者可能血中B12看起來正常,但細胞其實吸收不到足夠的B12。而FUT2基因則與腸道菌相有關,影響B12的吸收效率,這些都是決定我們需不需要補充B12的關鍵因素。

與其每個人都照著同一個標準補充B12,不如透過基因檢測,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有B12缺乏的風險,這才是真正的個人化健康管理。

 

如何讓B12發揮真正的健康效益?

如果B12不是「補越多越好」,那我們該怎麼做,才能讓它真正為健康加分?

首先,不要盲目補充高劑量B12。目前的研究顯示,除非有確切的B12缺乏,否則額外補充高劑量B12並沒有明顯的健康效益。

其次,檢測B12時,不只看血液中的B12數值,還要搭配其他指標。例如:

  • 同半胱胺酸(Hcy):如果B12足夠,Hcy應該維持在正常範圍,若Hcy過高,可能代表B12在細胞層面的利用不足。
  • 甲基丙二酸(MMA):這是更精準的B12缺乏指標,因為它能反映B12在細胞代謝中的實際作用。

 

B12是健康的指標,而不是單純的補充品

這些研究顛覆了我們過去對維生素B12的想像,也讓我們更清楚它在身體裡扮演的角色。B12不是「補得越多越健康」,也不是「缺了就會生病」,而是一個身體代謝狀態的指標。當它異常升高或降低,我們不該只關注數字本身,而是去思考,這是不是身體在發出某種信號。

新聞標題聳動,但我們需要的是更深入的理解,而不是盲目恐慌。健康管理,從來不是單靠一個營養素就能決定的,而是透過科學與個人化醫療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如果下次你驗血發現B12過高,別急著丟掉你的B群,先問問醫師:「這個數值,對我的健康來說,真的正常嗎?」

標籤